新闻详情
党员“十项行动”应知应会  
信息 发布时间: 2023-09-15

  “十项行动”应知应会

  问:什么是十项行动?

  2023年1月11日上午,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。开幕会上,市长张工所作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:未来五年是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,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,按照市委部署要求,集中力量实施“十项行动”。

  围绕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平改革开放、高效能治理、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导向,聚焦事关天津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,天津组织实施十项行动:

  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

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

 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

  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

  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行动

  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

 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

  绿色低碳发展行动

  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

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

  问:西青区十项行动与区教育系统密切相关的工作任务有哪些?

  西青区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实施方案:

  (三)聚焦学有优教,办好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教育

  1.完善“五育并举”育人体系。开展“保护母亲河”、“国医节”、“我是民俗小导游”、心理健康月等活动。设立全区家庭教育服务站,落实家长委员会、全员家访制度。实施学校体育固本、美育质量提升项目,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超过95%,办好“天青•梦想”师生联合艺术团。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项目,组织开展劳动周、劳动主题教育活动,建构“1+1+N”劳动教育格局。

  2.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。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,提升办园质量。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力度,推动兴华中学、新望道小学等9所学校投入使用。推进“强校工程”、“品牌高中”建设工作,提升普通高中整体质量。实施课堂质量提质增效、课后服务“重实效、提质量”专项行动,完善紧密型学区化办学机制,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。落实“十四五”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,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%以上。

  3.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。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统一,加强专业建设与双师型教师培养,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,建设就业实习基地、实训场地。提高课程设置与城乡发展契合度,满足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,构建纵向贯通、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。

  4.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。健全“区、街(乡镇)、村(居)、居民”四级服务体系、“区老年大学—街(镇)老年学校—社区(村)老年教育学习中心”三级办学体系,完善社区教育、老年教育服务网点,打造“一街镇一品牌,一社区一特色”的教育品牌,有效提升养老服务体系水平。

  (九)聚焦民有所乐,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

  29.深度抓好公共体育服务。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,提升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,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。开展多种类体育赛事、全民体育活动。推动体育进校园,增强学生体质。

  科教兴区人才强区行动方案:

  一、工作目标

  ——教育服务发展更加有力。推进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,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超过93%,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99%,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8%,建立结构完善、优质均衡、特色明显、富有活力的职业教育育人体系,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。

  二、工作任务

  (一)服务京津冀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

  2.推动教育协同发展。促进区域职业教育融合发展,深化我区基础教育“京津冀互助共建微联盟”建设,推进教研、教师培训、教育教学管理等领域深度交流,实现资源共享、管理共融、师资共育、文化共建。

  (三)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

  8.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推进中小学思政教育创新,推动体美劳教育“提标补短”,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超过95%,组建常态学生艺术社团,加强西青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,认定不少于50个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建构“1+1+N”劳动教育格局。

  9.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。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,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%以上。深化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化办学,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,发挥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引领辐射作用。推动“品牌高中”建设,实施“强校工程”,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。

  10.强化教育发展保障支撑。深化中小学教师“区管校聘”管理改革,加强高水平干部教师队伍建设。推动平安校园建设,增强校园安全管理的力度和效能,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。扩大学校人事工作自主权,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。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,打造专业化、专家型督学队伍。

  (四)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
  11.推动校企协同育人。探索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,支持西青中专与富奥电装等知名企业合作,加强专业建设,提高课程设置与城乡发展契合度,满足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。

  (七)深化科教人才体制机制改革

  25.深化教育评价改革。构建学前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纵向衔接,区域、学校、学生、教师全面覆盖,教学、考试、招生一体联动的基础教育立体评价体系。做好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,科学分配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,向边远初中学校适当倾斜。

  (八)优化创新生态环境

  26.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。实施教育人才“12351”引育项目,打造政治过硬、业务精湛的教育人才队伍,以优质教育环境服务支撑人才安心干事创业。

  27.深化数字化赋能。打造教育信息化升级版,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,资源总量每年增加10%。提升西青区教育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服务水平。